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爱上中国茶。

旅游新闻 2024-05-25 浏览(1411) 评论(0)
- N +

本报记者李小虹闫宇

在北京奥林匹克大厦4号楼举行的“茶与世界对话非洲”文化交流活动上,两名非洲青年品尝中国茶。余宇航摄

茶话会朋友作为中国人几千年来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正在成为许多非洲人特别是年轻人热衷的一种新时尚。

“茶拉近了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的距离。就像今天一样,我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促进中非交流的桥梁。”5月21日,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创新协会)举办“茶与世界对话非洲”文化交流活动。苏丹青年巴达维用流利的中文向本报记者分享了他对中国茶的喜爱。

喝中国茶在非洲越来越流行。

“红茶、绿茶、黄茶、白茶……”来自尼日利亚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李明成向记者谈起熟悉的中国茶叶品种时,如获至宝。他还介绍了自己结合家乡饮茶习惯自创的一套泡茶方法:“我最常喝的是来自中国的红茶。中午或晚上,我通常喝红茶,加一些蜂蜜。”

像李明成一样,年轻的乍得人阿杜姆也是中国的茶爱好者。阿杜姆目前就读于中国尤氏大学。忙碌了一天后,喝杯淡瓷器茶放松一下是他来到中国后养成的新习惯。“中国茶不加糖,味道和我们国家的茶有点不一样。我最喜欢中国茶。”阿杜姆说,在乍得,喝中国茶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许多当地青年不仅在早餐时喝一杯中国茶,而且喜欢中国朋友的茶文化,经常在喝茶时分享他们的生活。

在“茶与世界对话非洲”国际茶日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有许多喜欢中国茶的非洲人,如李明成和阿杜姆。活动当天,来自非洲多国的外交官和留学生与中国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共闻、共品、共赏茶道,共享一场茶文化盛宴。

加纳青年阿博说,他与中国茶的结缘始于中国朋友赠送的一包茉莉花茶,浓郁的茶香深深吸引了他。后来,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上,他学习了茶文化,对中国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计划下次回到加纳时从中国带一些茶叶和茶具作为礼物送给亲戚和朋友。

近年来,随着中非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中国茶在非洲国家颇受欢迎。目前,非洲已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市场。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75万吨,出口额为17.39亿美元。据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委员会茶产业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非洲国家有7个。

展开全文

在尼日利亚,许多年轻人喜欢中国茶。去年我回中国之前,我的兄弟姐妹们让我把中国茶带回来。”李明成说道。

在“茶咖对话”中加强沟通

品尝岩茶和流行的凉茶,欣赏唐代炒茶和宋代点茶等茶道表演,聆听中国茶文化的“来龙去脉”...在“茶与世界对话非洲”国际茶日文化交流活动中,非洲嘉宾全方位体验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巴达维告诉记者,在高中时期,他主要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和学习中文来了解中国。现在,中国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桥梁,让他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在他的家里,有中国朋友赠送的各种茶。“中国茶让我在中国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

中国创新协会副主席王小明说,茶起源于中国,在世界上很受欢迎。茶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一种解渴剂,也是中国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自我修养的精神寄托。同时,茶也是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它已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媒介。今天,一小块茶叶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优雅,也见证了中国在新时代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1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5月21日定为“国际茶叶日”,以庆祝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首次在农业领域成功推动设立国际节。

“近年来,我们在非洲国家举办各种推广中国文化的活动时,介绍中国茶文化一直很重要。中非青年在茶香中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历史,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信任。”中非青年联合会创始人周叶凡告诉记者,中国国产茶产品不断创新,不仅在包装上突出国潮特色,还推出了适合携带的小包装,更好地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更好地激发了非洲青年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

活动现场,许多非洲青年在品尝中国茶的同时,分享了非洲咖啡的文化遗产。在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咖对话”中,两种古老饮料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引发了中非嘉宾的热烈讨论。

马达加斯加驻华政务参赞安帝联表示,茶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茶的清香温暖代表了和平与友谊。咖啡是非洲大陆的宝贵资源,其醇厚风味给人们带来无尽活力。茶和咖啡代表了中非文化,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希望中非在“茶咖对话”中进一步推进经贸和各领域合作交流。

标签: